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与等级划分:生态洞察的遥感技术应用 植被覆盖度,作为地球表面绿色生命的直观指标,通过地表植被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揭示了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与生物多样性。
.-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云、水、雪等,对可见光高反射;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NIR和R近似相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 3.NDVI的局限性表现在,用非线性拉伸的方式增强了NIR和R的反射率的对比度。
植被覆盖度,即FVC,表示植被在地表的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是生态环境评估的重要参数。早期的地面测量方法复杂且效率低,现在更多采用遥感估算,如基于NDVI的计算公式:NDVI = (NIR - R) / (NIR + R)。
在航空遥感中,地形起伏引起的物点位移可以用视差(parallax)公式来描述。视差是指由于拍摄角度不同导致同一地物在不同影像或传感器上的位置差异。在航空遥感中,常常使用成对影像(或多幅影像)进行立体视差测量,从而得到地物的高程信息。
为测图或资源调查的航空摄影像片的倾角总是很小的,一般都控制在3°以内,因此,在竖直摄影的像片上投影差主要是高差的影响。上式就是像片上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的计算公式,式中,r为a点以像底点n为中心的像距,H为摄影航高,R为地面点到地底点的水平距离。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导出像点位移量(hδ)的计算公式:δh=±△h·r/H,式中r是像点至像底(主)点的距离称向径;H为航高;Δh为地面点与T0的高差,高于T0时取“+”,低于T0时取“-”。 根据上式,像点位移的规律是:①δh与r成正比。
、航空摄影测量中,因地面有一定高度的目标物体或地形自然起伏所引起的航摄像片上的像点位移称为航摄像片的( )。
观察像点位移规律:3223227。(六)立体观察原理及航片像对立体观察 在满足立体观察条件时,可以将二维影像转化为三维空间的光学立体模型,突出地物的空间特性,使人眼易于辨认地物和确定空间位置(图2-1)。
而对于陆地卫星-5的MSS、TM和SPOT的HRV图象,象元点位移误差主要是地形起伏误差和地球曲率误差,其他误差均因卫星控制精度的提高而减少。 几何量测性卫星遥感图象的几何量测性,具体包括平面量测和立体量测。平面量测精度主要取决于象元点的位移程度。
植物叶面在可见光红光波段有很强的吸收特性,在近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反射特性,这是植被遥感监测的物理基础,通过这两个波段测值的不同组合可得到不同的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又称农业植被指数,为二通道反射率之差,它对土壤背景变化敏感,能较好地识别植被和水体。
植被覆盖度通常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和评估。它反映了植被对地面的覆盖程度,包括植被的数量、分布和连续性。植被覆盖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高的植被覆盖度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同时,丰富的植被还能提供生物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
植被在不同的波段,具有不同的吸收和反射光谱特征。在可见光波段内,在中心波长分别为0.45μm(蓝色)和0.65μm(红色)的两个谱带内为叶绿素吸收峰,在0.54μm(绿色)附近有一个反射峰。
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周期性变化。植被季相节律是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在从其内部成分结构到外部特征均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植被遥感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
植被调查是遥感的重要应用领域。 以确定植被的分布、类型、长势为主。 植被判读的原理是植物的光谱特性。 不同的植物由于结构和叶绿素含量不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特别是近红外波段有较大的差别。 利用植物的物候差异也可区分植物类型,如冬季落叶树和常绿树很好区别。 利用植物的生态条件区别植物类型。
Copyright © 2021-2024 Corporation. 京ICP备19006272号. 云开·体育全站apply(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