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海域富营养化物质负荷。由于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专家认为加强海域富营养化物质负荷的控制,严格管控和消减陆源排放和海上排放,控制好污染物质排海总量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赤潮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2、控制海域富营养化物质负荷 赤潮的发生与海域的富营养化密切相关。因此,控制陆源和海上排放,减少污染物质排入海洋,是预防赤潮的重要手段。专家建议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降低海域的富营养化物质负荷。加强赤潮监测、预警、预报能力 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升赤潮监测预警预报的能力至关重要。
3、减少赤潮的发生的方法: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使用不含磷的洗衣粉,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等等。赤潮又称红潮。因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暴发性急剧繁殖造成海水颜色异常的现象。江河、湖泊中出现类似的现象,通常称为水花或水华。赤潮并不都是红色的,不同的浮游生物引起海水不同的颜色,赤潮只是各种颜色潮的总称。
海洋水色卫星是对海洋水色要素(如叶绿素、悬浮沙和可溶性的黄色物质等)和水温及其动态变化的探测,有效载荷通常选用灵敏度高、信噪比高、光谱分辨率高、波段多、带宽窄的海洋水色扫描仪。要求空间分辨率在250~1000米,地面覆盖周期要求2~3天。
水色(Ocean Color)指海洋水体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性。正如人眼看到的不同水体具有不同的颜色一样。水色卫星是指专门为进行海洋光学遥感而发射的卫星,如美国在1997年发射的SeaStar就是仅载有“宽视场水色扫描仪”(SeaWiFS)的水色卫星。
【海洋水色卫星】是探测海洋水色要素(如叶绿素、悬浮沙和可溶性的黄色物质等)和水温及其动态变化的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是对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浪场、流场以及温度场等协动力环境要素探测的卫星。
卫星配置了两台关键遥感器:一台是具有10个波段的海洋水色扫描仪,用于获取海水光学特性、叶绿素浓度、海表温度等信息;另一台是4波段的CCD成像仪,能捕捉海冰冰情、浅海地形等细节。其重复观测周期分别为水色扫描仪3天和CCD成像仪7天。
海洋卫星(Ocean satellite)是主要用于海洋水色色素的探测,为海洋生物的资源开放利用、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服务,设计发射的一种人造地球卫星。
按用途分,海洋卫星可分为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海洋综合探测卫星。能研制和发射海洋水色卫星的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等。1997年8月1日,美国航天局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用海洋水色卫星SeaStar。美国计划自SeaStar起,进行20年时序全球海洋水色遥感资料的连续积累。
1、关于大海的知识 大海的基本特征 大海是地球上覆盖面积广阔的盐水体,其包含了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大海通常由多个海域组成,包括沿岸的海域和远离陆地的深海区域。大海具有广阔的面积、深度的变化和多样的生态环境等特点。海洋中的海水由各种矿物质和盐分组成,形成了独特的海洋环境。
2、洋流海洋深度:海洋平均深度约为7公里。从一般深100-200米的大陆棚坡折开始,大陆坡一路降为广阔的深海平原。约有75%的海床深度在3-6公里间,只有约1%的深度更深。最深的水域分布在较窄的海沟中,其中大部分与太平洋岛弧有关,目前已知最深的是马里亚纳海沟的11034米。
3、藻类等海洋植物在一万多种以上,其中很多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可作优良的食物或制成珍贵的药品。在海底深处,更重要的宝藏,是人们已找到了的丰富的石油啊!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这个伟大的人类秘密仓库中一部分的财富。
4、海洋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海洋的基本概念 海洋是地球上的一个巨大的水体,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以上。它是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气、陆地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地球系统。海洋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还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1、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生态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通过遥感反演,可利用卫星数据评估陆地碳汇情况。主要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光谱分析、算法应用和碳汇评估。精度受传感器性能、气体理化性质理解以及云、气溶胶等因素影响。碳汇反演可用于气候变化应对、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1、水色遥感中,case1和case2两类水体的区别是:水色遥感中,case1 类水体的光学性质主要由浮游植物及其伴生物决定的,即大洋开阔水体。case2类水体的光学性质主要由浮游植物、悬浮物质和可溶性有机物决定。
Copyright © 2021-2024 Corporation. 京ICP备19006272号. 云开·体育全站apply(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