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椭圆性质时,应首先根据方程判断此长轴的位置,然后再讨论其它性质;(判断方法是“大小分长短,即哪个字母下面的数大,焦点就在哪个轴上) 3).常数e(离心率)是焦距与长轴长的比值,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位于银道面之北的猎户座旋臂上,距银心约3光年,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绕银心转动,公转一周约需5亿年。太阳也在自转,其周期在日面赤道带约25天;两极区约为35天。通过对太阳光谱的分析,得知太阳的化学成分与地球几乎相同,只是比例有所差异。
轨道高度为35786公里时,卫星的运行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这种轨道叫地球同步轨道;如果地球同步轨道的倾角为零,则卫星正好在地球赤道上空,以与地球自转相同的角速度统地球飞行,从地面上看,好像是静止的,这种卫星轨道叫对地静止轨道,它是地球同步轨道的特例。对地静止轨道只有一条。
可量测性: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包括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和地图定向。 直观性:通过地图语言表示事物,地图语言包括地图符号和地图注记。 一览性:实施制图综合产生,使地图内容一目了然。 遵循数学法则:地图绘制在平面上,必须准确地反映它与客观实体在位置、属性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地图的四个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地图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古代人类很早就在地面、崖壁或石板上描画简单的图形,或用石块、贝壳来模拟所见事物的形状、大小、方向或相对位置等,作为外出狩猎或出门劳作的指南。
地图具备三个显著特征:首先,地图的制作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这些法则包括地图投影、比例尺和定向,它们确保地图上的信息是可量测的。其次,地图使用专门的地图语言来表示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这种语言由地图符号和注记组成,旨在提供直观的信息展现。
地理准确性、比例尺、方向指示等。地理准确性:地图尽准确地反映地球表面的地理特征和地理位置。通过使用测量技术和地理数据,地图制作者可以精确绘制地球上的陆地、水域、山脉、河流等地理要素,并标注位置和相对关系。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1、按照地图的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普通地理图(General Map)是以同等详细程度来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以及主要的社会经济要素等。
2、图例:图例是地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地图上使用的符号、线条和颜色等。图例通常位于地图的一角或边缘,以帮助读者理解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标记。通过图例,读者可以了解地图上各种地理要素的名称、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3、理解地图的基本元素 比例尺:显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图例:解释地图上使用的符号和颜色所代表的意义。方向:通常用指南针或方向箭头表示,帮助确定地图上的方位。坐标:用于精确定位地图上的点,可以是经纬度或方格坐标系统。
4、在实际应用中,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至关重要,如(1)确定等高距以找寻控制点或高程,(2)通过等高线数列和高差计算确定点的高程,(3)通过地形特征判断地面起伏和坡度。然而,局部与实际可能有出入,这时需要综合分析,以确保地图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5、、“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等。地图是按照一定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2D)或多维形式(3D)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Earth)(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它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它的服务和应用范围包括城建、地质、铁路、交通、房地产管理、水利电力、能源、航天和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部门。
2、仪高法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基准线测量 基准线测量原理是利用经纬仪和检定钢尺,根据两点成一直线原理测定基准线。测定待定位点的方法有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这是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方法。
3、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航空摄影测量是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地籍测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等多种形式的地图产品。
4、知识技能掌握测量控制网的设计、布测及数据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其自动化技术;掌握工程施工放样和大型精密设备安装测量的原理和方 法;掌握变形观测及其数据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掌握测量生产组织管理和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
5、工程测量技术是一门涵盖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学科,它结合了测量理论、方法和技能。这一专业传统上服务的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和矿业等部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测图和放样两个核心环节。然而,现代工程测量的范畴已经超越了单纯为工程服务的界限。
6、工程测量学是测绘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1、工程测绘主要服务于各类工程建设,包括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它通过精确测量和描述工程区域的地理空间信息,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数据支持。工程测绘涉及的技术包括电子测距、全站仪等。 界线测绘 界线测绘是对国家、地区或企业界限的精确测量和描绘。
2、测绘类专业有测绘工程、测绘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地理国情监测、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矿山测量、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测绘工程技术、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测绘类等专业。
3、测绘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地图制图和普通测量。这些领域各自专注于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技术方法,共同构成了测绘学科的完整体系。
王之卓院士,被誉为“中国航测之父”,他的贡献在于构建了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基石。他提出的“王之卓公式”和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理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航测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他的前瞻性研究,如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的提出,更是摄影测量历史上的重大变革。
孙红星,1972年3月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是一位在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有着深厚学术背景的学者。1997年起,他跟随边馥苓教授进行GIS理论及应用研究,期间参与了多项GIS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地理信息科学主要研究地理学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遥感原理与技术等,运用3S(GPSGISRS)技术,将地球系统内部的物质进行信息化,例如:根据城市地貌制成手机查询的电子地图、远程遥控无人机、实时定位导航等。
李满春教授,1964年6月出生,拥有博士学位,是南京大学的知名学者,担任多重重要职务。他现任科技处处长、地理信息科学系主任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研究所所长,同时也在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担任常务副所长。他的杰出贡献使他荣获了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Copyright © 2021-2024 Corporation. 京ICP备19006272号. 云开·体育全站apply(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